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图片
【赏析】
万岁登封元年,曹仁师等二十八将攻契丹,全军覆没。这首诗就是有感于此事而作。诗中痛斥了将帅昏庸以致丧师辱国,造成北疆完全暴露在胡人的虐酷之下,并对饱受荼毒的边疆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。
“苍苍丁零塞,今古缅荒途。”苍苍,青色。丁零,古代北方种族名,曾属匈奴。缅,邈远。句意为:苍莽的丁零古塞啊,从古至今都是那么的邈远、荒凉。丁零塞即是此次战事的发生地,在诗人的印象中,丁零塞无比的凄迷、悲壮。开句即给全诗奠定了沉闷、悲愤的基调。
“亭堠何摧兀,暴骨无全躯。”亭堠,指北方戍兵居住守望的堡垒。摧兀,险峻的样子。句意为:那戍守的堡垒何其的高耸险峻,可惜士兵们全都暴尸于野外,没有完整的躯体。在这两句中,诗人将工事堡垒的险峻与军事的惨败相提并论,可见将帅是多么的无能,在占据绝佳的地势下,竟然一败涂地。
“黄沙幕南起,白日隐西隅。”幕,通“漠”,指沙漠。幕南,大沙漠的南边,今属内蒙。西隅,即西山,或西方。句意为:漫天的黄沙在大沙漠的南边腾起,白日隐没在西山之下。迷茫、晦暗的边塞景象衬托战斗结束后的战场气氛,暗喻唐军的惨败。
“汉甲三十万,曾以事匈奴。”汉甲,即汉军,此指唐军,唐代诗人常以汉喻唐。事匈奴,指汉高祖刘邦率三十万大军攻打匈奴,反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一事。诗中借指此次对契丹战争的惨败。句意为:三十万的唐军对契丹发动战争,却遭致如此的惨败。诗人简洁的笔触直指那场失败的战争。“三十万”子弟全部战死他乡,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,鲜明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愤懑之情。 “但见沙场死,谁怜塞上孤。”沙场死,指死于沙场的战士。塞上孤,指死者的遗孤。戍边多为北方人,故言“塞上”。句意为:只见那沙场上到处都是战死的将士们,又有谁来怜惜那塞上战死者的遗孤。三十万的死难者,固然足以引起全国朝野上下的震动,但那些死者的遗孤却因其父辈的战败而被遗忘;战争失败的最大受害者,其实是这些甚至还要背负着父辈的耻辱的“塞上孤”。诗人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敏锐的观察力,清醒地洞察到这场大败战的负面影响还在继续发展下去。这一点正是诗人过人之处。
全诗的格调沉郁悲壮,直指时局,表达了对人民痛苦的同情,并对朝廷筹边无力表示不满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