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6月27日,巴基斯坦防长阿西夫一句“中国明年不会交付歼35”,直接让印度媒体集体沸腾。 外网瞬间刷屏“巴铁看不上中国五代机”,连印度网友都开始嘲讽:“中国连自家空军都喂不饱,还指望卖给巴铁? ”
明眼人一看就知道,这出“否认大戏”背后藏着更狠的杀招,中国军工的“闷声发财”套路,印度这次彻底被绕进去了!
一、事件始末
5月7日印巴空战刚结束,巴基斯坦官方账号突然发推:“已决定采购40架中国歼35,2026年交付! ”
毕竟巴基斯坦空军用歼-10C暴打印度阵风的画面还历历在目,换成隐身战机还不得把印度按在地上摩擦?
仅仅一个月后,巴防长阿西夫在青岛上合峰会上亲自辟谣:“2026年交付?那是假新闻! 中国只是想多卖点武器。 ”
阿西夫全程用“媒体炒作”“有利于中国销售”等措辞,只否认交付时间,却绝口不提采购计划是否存在。
这种“打太极”的操作,让印度媒体集体破防,却又让中国网友集体拍桌:“懂了! 这是逼印度加钱! ”
二、印度急了
印度媒体炒作“巴铁放弃五代机”的同时,自家空军正焦头烂额。 2025年5月空战惨败后,印度空军现役36架阵风战机中,有12架因缺乏源代码无法升级,剩下的24架面对歼-10C的霹雳-15导弹,胜率直接腰斩。
印度国产AMCA五代机项目至今还在纸上谈兵,原定2027年首飞的计划,因发动机故障推迟到2030年,量产更是要等到2040年(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报告)。
反观印度空军现役主力:
苏-30MKI:平均服役年限超15年,超负荷飞行导致事故率飙升,2024年坠毁3架;
幻影2000:雷达系统落后,导弹射程不足100公里,被巴军戏称“空中靶机”;
光辉MK2:爬升速度比歼-10C慢40%,空战时只能靠“狗斗”碰运气。
三、中国布局
巴防长否认交付的时机,恰好卡在中国歼-35量产的关键节点。 根据珠海航展披露的数据,歼-35目前处于“低速生产”阶段,月产能仅8-10架。 中国海军已下单48架(供福建舰和未来航母使用),空军自用版更占大头。 这意味着:2026年想从中国买歼-35? 排队至少排到2030年!
歼-35的核心装备全部国产化:
雷达:量子雷达探测距离超400公里,可锁定300公里外的F-35;
弹药:霹雳-17远程导弹射程400公里,印度现役战机根本无法规避;
隐身涂层:吸波材料成本比F-35低30%,反射面积仅0.001平方米。
印度若想买? 先交8000万美元/架的“天价”,再等5年提货,最后发现被中国“卡脖子”,歼-35的敌我识别系统只认中国军网,印度买回去就是摆设!
四、南亚暗战
巴防长的“否认”看似认怂,实则暗藏杀机。 根据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数据,巴基斯坦2024年军费仅123亿美元,但中国对其军售额却暴涨67%,原因很简单:
歼-10CE白菜价:单价6000万美元,仅为阵风1/3,巴空军已列装36架;
ZDK-03预警机白嫖:中国免费提供3套,印度同类装备造价超10亿美元;
导弹技术转让:霹雳-15生产线直接搬到巴基斯坦,印度连边都摸不到。
更关键的是,巴方通过“嘴上否认”争取到两大筹码:
压价空间:若印度被迫高价采购F-35,巴方可要求中国降价至4500万美元/架;
技术捆绑:歼-35的维护体系完全依赖中国,印度想买? 先签30年“不结盟协议”!
结语
巴基斯坦防长的“否认”绝非认输,是中国军工“温水煮青蛙”战略的完美体现。 当印度还在为F-35和苏-57撕逼时,中国已用歼-35把南亚制空权锁死。
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印度输掉的不仅是面子,更是未来30年的战略主动权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配资软件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